荀子还站在君王的角度,提出了“隆礼”、“尊贤”和“爱民”的思想主张。《荀子·天论》篇说:“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即霸”,就是这种思想的反映。(1)隆礼。首先我们应该看到,由于时代的不同,荀子时代的隆礼重礼与孔子时代的礼制明显有区别。孔子也讲礼制思想,但是他所讲的礼是贵族阶级内部的秩序和等级关系,而一系列的礼器则是反映这种等级关系,不可越雷池一步;而且,礼只对统治阶级,平民奴隶无礼可言,“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就是对这种现象的概括。而荀子时代所强调的礼虽纯属文化与道德品质的修养问题了。所以人人可学习礼义。《荀子·王制》说:“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依此可见,在战国晚期,贵族阶层已荡然无存,王公士大夫的子孙,不能系心于礼义并学习礼义,就变成了庶人;而庶人子孙,只要认真学习积累文化知识,行为端正,又能认真学习礼义,便可归之于卿相士大夫。因此荀子的礼是为新型的中央集权制下的统治秩序服务的。而且他的“礼”与“法”便产生了联系:《荀子·劝学》:“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性恶》:“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可知在荀子看来,法是由礼派生引申出来的。荀子还说:“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44];谓礼“天下从之者治,不从者乱,从之者安,不从者危,从之者存,不从者亡”[45],反映了荀子对礼的重视。(2)尊贤。荀子尊贤思想是十分明确的。他认为尊贤是王天下的必要条件,《荀子·天论》谓:“隆礼尊贤而王”;并认为是招致英杰、国家大治的根本。《王制》说:“以善至者,待之以乱。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两者分别,则贤不肖不杂,是非不乱。贤不肖不杂,则英杰至。是非不乱,则国家治。”因此他认为,治理国家便要重视贤能,罢免不能,不管出身如何,只要有贤能,便可重用。《王制》谓:“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儒家在孔子时代重视的是贵贵贱贱礼制等级观念,不大讲贤能问题。在孟子时虽讲尚贤,但认为必须谨慎从事。孟子说:“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46]尽管在他那个时代之前,墨子就早已提出“尚贤”的口号,但儒家由于受礼制等级观念的束缚,不大讲尚贤问题。而到荀子时代则不同了,旧的贵族化的礼制观念已一去不复返了,新的官僚本位化的礼制逐渐产生。于是大儒荀子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尊贤的问题。(3)爱民思想。《荀子·王制》曰:
相关影视:重启225集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