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使用“忍”字时,一般有四义:
一曰忍耐、容忍。
《伦语·八佾》:“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也就是说连这也能忍,那么还有什么不能容忍的呢?
二曰堪、忍受。
张衡《东京赋》:“百姓不能忍。”李善注:“忍,堪也。”说白了,就是不堪忍受,无法忍受。
三曰克制、抑制。
《荀子·儒效》:“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性、然后能修。”大意是从主观意志上克制私欲、然后才能为公;在行为上抑制住性情,这才能够修好。
四曰残忍。
《新书·道术》:“恻隐怜人谓之慈,反慈为忍。”也就是说有恻隐之心;怜悯之意是慈善,反之则是残忍。
在古书中,由“忍”组成的多义词,以表前之义为多。其中既有对忍字的解释,也是阐释了忍功。
忍性:就是克制性情。《孟子·告子下》曰:“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庄子·列御冠》曰:“忍性以视民,而不知不信。”
忍事:就是以忍耐态度处事。《避暑余话》上说:“灰心缘忍事,霜发为论兵。”
忍垢:也就是忍恶。《庄子·让王》曰:“强力忍垢”,也就是说对恶人垢语要有坚强的毅力去忍受。
忍辱:一作忍受耻辱讲;二是佛家话。指忍受各种非常的侮辱、恼害、而心不记恨。
忍辱铠:佛家语。也就是袈裟的别称。袈裟能遮防红尘,诤慢诋辱,因而称为“忍辱铠”,又称“忍辱衣”。《法华经·劝持品》曰:“我等敬信佛,当着忍辱铠。”忍士:佛家语。指婆娑世界。婆娑是梵语,义译为忍,又译为堪忍世界。佛家用之指众生安于忍受多种苦恼,不肯出离这世界,所以称为忍士。用今人话说:抵住一切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