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还可通过身体姿态或其他非直接的语言把自己拒绝的意图传递给对方。比如:当想拒绝对方的继续交谈时,可以做出转动脖子、用手帕拭眼睛、按太阳穴以及按眉毛下部等小动作。这些动作传递出一种信号:我较为疲劳、身体不适,希望早一点停止谈话。显然,这也是一种“暗示”拒绝的方法。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比如,电视广告对购物心理的暗示作用;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等。
暗示效应,在生活中极为普遍,要懂得“暗示”的语言,会说“暗示的话”,不让他人有难看或处于尴尬之境。
视网膜效应:抛弃成见,用人之长
视网膜效应,简单地说,就是当我们自己拥有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就会比一般人更容易注意到别人是否跟我们一样拥有这种东西或具备这种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