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他们的天堂啊!
大逃港一发而不可收。这次出逃的大多是年轻人,仅长安公社在1979年前后就一下子跑了4600多青壮年,占全镇总劳力的一半,丢荒土地5000多亩。
东南角的红光散发出一种钱的光彩,幻化成一张张数也数不完的人民币,召唤着万万千千的东莞人。人们为了尽快到达黄金彼岸,这次出逃的路线也不同于第一次。第一次大逃港时,人们几乎都采用步行方式,为了躲避公路上的边防军,大多沿山路走(后来已修成如今的莞深公路,东莞的山,山连着山,一直连到香港那头)。走山路时,为防民兵,人们昼伏夜出,至少得两三天时间。而这次出逃大多走的是水路。
因路径不同,故这次的出逃形式也有别于第一次的散兵形态。这次基本上属于有组织、有规模的,人们私下联合起来,提前凑钱买船或租船。用得最多的是那种可坐五六十人的机动船。
与此同时,许多水性好的人开始采用游泳方式,他们事先打听好海里的最佳路径,几个小时便可到达。在他们认为,这种方式自己容易把握,不用左等右等,又要等人又要等水时,更重要的是,游泳比较安全,难被发现。坐机动船目标大,容易出事,当年厦岗村的一条偷渡船被海浪打翻,几十人葬身大海,为此公社书记被降职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