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课堂饶有趣味”是“唯兴趣主义”的一个变种。这种教学态度的假设在于,儿童本能上是不喜欢某些教材内容的,因为这些内容不能“引人入胜”,此时就需要一种策略去“激发”儿童的“兴趣”,从而注意它们。这种策略就是教师设法给教材罩上一件不相干的能够“吸引眼球”的外衣,通过使课堂饶有趣味去贿买学生的注意。如果此法不能奏效,教师就会求助于“对抗刺激剂”(coun-terirritants)来逼迫学生注意。这种刺激剂包括: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的扣分、不升级的威胁、放学后留校、个人不满、喋喋不休的责骂和呼唤学生“要注意”,等等。杜威反对并嘲讽这种教学态度,认为用这种办法获得的注意是片面的,而且由于其源于外部压力或诱惑,一旦这种压力或诱惑停止,原来的习惯和态度仍将表现出来。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有效促进儿童的注意力发展呢?杜威建议,“需要做的事情是提供机会,借此使儿童获得经验并和别人交换他自己所积存的经验、他的知识,校正和扩展他们新的观察,以保持其想象不断前进,以便在对新的、庞大的事物的确定、清晰的了解中寻求精神上的支点和满足。”①从本质上看,这种策略意味着,“儿童有他自己的疑难问题并积极忙着寻求和选择恰当的材料,用以回答这个问题,考虑这种材料的意义和关系——它要求何种性质的解决。问题是他自己的,因而,对注意的原动力和促进因素也是他自己的——它是训练或控制力的获得,即是说,一种考虑问题的习惯。”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