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自己去摸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50年代初,台湾计划利用美国的援助,建设包括塑胶生产在内的10多个工厂,并将五大企业开放由民间来办。塑胶厂原已决定由一姓何的人承办,然而拖了一年多后,他见销路狭窄、风险大而辞职不干了。雄心勃勃的王永庆在同行赵廷箴的邀请下毅然承担下塑胶厂的任务。当时的王永庆对塑胶为何物、如何生产加工一无所知,只知道日本月产3000吨,而台湾人口少,生产300吨就可以了。
1954年3月,王永庆登记设立了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自有资金50万美元,另有美国援助67万美元。公司于1956年7月破土动工,次年3月建成投产。当时台湾经济发展环境就像“一片荒芜的废耕地”,企业面临着资金缺乏、技术落后、原料短缺、市场极其狭窄且封闭的困境。正因如此,台塑公司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投产当年月产100吨PVC(聚氯乙烯)粉,到年底却一吨也没卖出去。原来,加工业听说台塑公司投产后,当局要采取保护措施,限制原料进口,又担心台塑产品质量靠不住抢先进口了可供几个月用的塑胶,根本不再需要从台塑公司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