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扮这份工作,整体做下来行云流水的,自己也会很享受。”
——梳头桌关老师
关争,是中国戏曲学院附中的演出实践梳妆指导教师。自上世纪90年代从戏曲学院附中毕业留校算起,关老师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干了二十多年。学生们见到她会马上叫“关老师”或者“关老”。“关老”这样的称呼像是戏曲行里特有的,是对有经验的前辈的尊称。但学生们喜欢和关老师开开玩笑什么的,倒更像当她是大姐姐。
距离演出还有二小时,关老师拿了戏单要去化妆间准备了。今天演三出折子戏,《盗库银》是武旦戏,《文昭关》是老生戏,《穆柯寨》是刀马旦和武生戏。关老师数了数,连主角带龙套,一共七个旦角儿。
她一手端着一小盆水泡的刨花,一手拎着几条棕黑色的长纱,向我解释道:“这盆里是榆木的刨花,泡完就形成胶质,是中国古代的发胶,刮片子用的。这是今天要用的水纱,一共十块。《盗库银》里小青是武旦,一个人用两块水纱。《穆柯寨》里有六个旦角儿,四个女兵用四块水纱,另外两个旦角儿,一个是丫鬟,一个是穆桂英,各用两块水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