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什么时候说周武王未能尽善呢?《论语》 原文是:
子谓韶,曰:“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韶”,是舜的乐。“武”,是周武王的乐。孔子说,舜的音乐尽善尽美,而周武王的音乐,尽美,但是不能尽善。这里的“武”,不是周武王,而是周武王的音乐《大武》。舜的国乐叫《大韶》,武王的国乐叫《大武》,相当于国歌。所以孔子的原话是评论舜和周武王的音乐,不是说他们的人和政治。
美,是声容之盛,那音乐、舞蹈,都太美了;善,是价值观,于声容之美,再到那人性至善的去处。
政治艺术,国家音乐,都是歌功颂德。尽美是指歌,是艺术形式;尽善是指德,是思想价值。
为什么舜的音乐尽善尽美,而周武王也是一代圣君,他却只能尽美,未能尽善呢?张居正注解说,舜的舞乐叫《大韶》,舜是生知安行的圣人,雍容揖逊而有天下。他心和气和,而天地也以和应之;他的舞乐,歌神人,舞鸟兽,平和安详,其妙不可形容。而周武王之乐呢,叫《大武》,他虽然也是反身修德的圣人,救人民于水火,但他是征伐杀戮而得天下,其舞乐之中,未免有赴汤蹈火的杀伐之气,所以说不能尽善。
那王阳明怎么看待呢?王阳明说:“在武王自合如此。”对于武王来说,自然应该这么做,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一代人唱一代人的歌,这无法比较。那如果是文王,是不是就不至于兴兵?这个没法猜测,不过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伐纣是文王的遗志,文王只是不打无把握之仗,一直没有动手。《孙子兵法》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不能做到万无一失,不可轻易动兵。